2015年2月12日 星期四

大坑濁水巷的櫻花盛開

大坑濁水巷的櫻花時值盛開,不勝腳力的賞花朋友最好搭乘接駁車上山。
遠看山頭襲上一片紅紗!














從清水紫雲巖到三級古蹟樂成宮

紫雲巖座落於台中縣清水鎮大街路,鰲峰山之西麓,東坪鰲峰山毓秀氣之紫氣,中清公路,蜿蜒其間,西向名聞國際之台中港,南環大肚溪之清流,北街大甲溪之潤澤,地脈鍾靈。
紫雲者,祥瑞之氣也,先民以鰲峰山凝聚「山之紫雲之端」,乃取「紫雲」為之稱號。

紫雲巖文化大樓,其外觀具有中國傳統風貌與宗教氣息。一樓為店鋪,二樓設有廟史館及文藝中活動中心,三樓為圖書館及兒童館,藏書之多冠於鎮立圖書館。四樓及五樓的大禮堂唯一挑空式之建築,五百個豪華座位,為弘法、學術研講……等最佳場所。三、四、五樓設有香客房可供進香團參百位住宿。 

 紫雲巖供奉「觀世音菩薩」

 細膩的雕刻


樂成宮的歷史淵源,溯自乾隆初年,林大發之十五世祖渡台拓墾時,恭迎湄洲天后宮「老二媽」金身渡臺,乾隆18年(1753年)行經至現址,暫奉神於此,於清乾隆55年(1790年)創建於現址。依據清道光12年〈1832年〉的《彰化縣誌祀典志》中記載,縣內天后聖母廟計有二十一座,其中載有「一在旱溪庄」,足以證實樂成宮在道光年間,即已屬縣內著名之媽祖廟。
1790年(乾隆55年)初建「樂成宮」。
1924年(大正13年),旱溪庄保正林源泉、張昧、賴為堯三人,協同地方人士林大發、龔顯柴、林阿堂、林同、林均等人,推動重建工程,廟宇正殿同年建造完成。
1929年(昭和4年)三川殿竣工。
1963年6月16日成立管理委員會
1970年經臺中市政府核准立案改制為財團法人。
1985年11月27日經內政部核定為國家第三級古蹟。







樂成宮供奉 天上聖母

月光森林周邊、百蝠吊橋、護國清涼寺

前往月光森林途經振興路,遇見美麗的東門橋,情不自禁的讓我駐足。


 醉眼的層峰,被迫不及待的我上傳為FB的封面。

到了





歸途,來到蝙蝠洞地標與美麗的吊橋。可惜吊橋盡頭後面的路基於安全的因素被封鎖了。




蝙蝠地標對面的護國清涼寺

觀音大士

大勢至菩薩 


鰲峰山公園與牛罵頭遺址文化園區

位於台中清水,早期又名”清水公園”,與紫雲巖相連自成一旅遊線,全區有60公頃面積,園區內有露天雕塑、親子遊戲場、自行車競技場、雕塑公園、風箏廣場、賞鳥區、烤肉區、史蹟保存區、亙古渦流廣場等,每逢假日,總會有許多附近鄰區的民眾,攜家帶眷的來這裡,在廣大的草坪上放風箏、槌球、看雲、作體操,是台中市民眾假日理想的運動休憩場所。鰲峰山公園主要是因其造型多變化而獲選興建。沿清水區上的中清路蜿蜓上山,有一段由相思樹排成的綠色隧道,尚沉浸於這樣令人心曠神怡的氣氛中時,一望無際的碧綠山景已展現在眼前。 (摘自台中觀光旅遊網)

遙望觀景台

拉近距離

先到天帝教天極行宮參觀







尚在施工中的觀景台

觀景台右下方的自行車競技場

在觀景台可讓台中市區盡入眼簾

日夜之美 ⇧⇩

特一號公路日夜對照⇧⇩

日夜之美 ⇧⇩



日夜溫差極大,臨別回眸觀景台。




「牛罵頭」為臺中市清水區(原台中縣清水鎮)的古稱,源自於平埔族群中拍瀑拉族(Papora)牛罵社(Gomach)之音譯漢字。而牛罵頭遺址文化園區所在地,即是以清水舊稱命名的「牛罵頭遺址」,其中含多個文化層,代表著不同時期史前人來此地居住所留下的遺跡。

牛罵頭遺址文化園區所在地,即為以清水舊稱命名的「牛罵頭遺址」,地底下除了包含多個史前文化層,地面上也歷經許多變化。史前文化在此發展,平埔拍瀑拉族也可能在這個區域活動;日本殖民政府在這風景優美的山頭建立運動場與神社,戰後則建有神秘的陸軍營區,以及今日的牛罵頭遺址文化園區。透過了解不同時期本地的歷史更迭,不僅認識遺址的文化內涵,也讓我們更了解及熱愛這塊土地。(摘自牛罵頭遺址文化園區網站)


日據時期的陸軍操演場址

操演場司令台前的石獅

用玻璃纖維包裹及裝箱的古物留待專家研究。


巨大的榕樹由近百的樹根支撐

牛罵頭遺址內也有觀景台


由扶輪社建造於牛罵頭遺址入口前的特殊造型涼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