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3年1月25日 星期五

到澄清湖緬懷滇緬救國軍26位烈士

進入澄清湖大門右轉不久於分岔路口往賞鳥區方向前進

 
 
約 200 公尺左右即可見到紀念碑(後) 
 
 
歌功頌德,卻無法力挽時代的悲劇 

 
 
 
在 26 位烈士紀念碑前三鞠躬致敬 
 
 


異域》寫的是國民黨軍隊1949 年自大陸撤退後,一支潰散的孤軍在雲南緬甸邊區叢林,建起一片游擊隊基地的血淚故事。




 




(1949)民國三十八年,中共建政,中華民國政府播遷台灣,但仍有一批國軍部隊在面積達台灣數倍大,重巒疊嶂、密林遍佈的雲南、緬甸、泰國蠻荒邊界,堅苦卓絕地與共軍鏖戰達 10餘年之久,並曾二度反攻大陸,將青天白日滿地紅的國旗飄揚在大陸的土地上,這就是「孤軍」的傳奇故事。
民國三十八年十二月,雲南省政府主席盧漢投共,隨後共軍以20萬人的龐大兵力進入雲南,國軍第 8軍、26軍雖勉力迎敵,但終因戰況不利而被迫分批向越南、緬甸邊界撤退。其中第8237709團、2693278團部隊約 2,000人,在三十九年(19502月撤入緬甸北部的大其力地區,當國軍撤入緬甸不久,緬甸政府即以國軍侵犯該國主權為由派兵攻擊,然皆為孤軍所敗,而後乃同意國軍暫駐猛撤,發展反共游擊基地。隨著韓戰的爆發,美國開始協助滇緬邊區國軍游擊作戰,此時滇緬國軍安輯突圍官兵、整軍備戰,兵力逐漸擴張,至民國四十年(1951),滇緬邊區共有14,000人精銳的游擊戰士,為反攻大陸而枕戈待旦。當年 3月,改編為雲南人民反共救國軍的部隊正式反攻大陸,收復了滄源、雙江、瀾滄等縣,但卻因後援不繼及共軍強大的壓力,使得國軍被迫撤回緬甸。但國軍的反攻,卻激勵許多雲南當地民眾反共的決心,並跟隨國軍參與反攻的行列。
當滇緬國軍結束第一次反攻後,四十年 9月,為擴大反共力量,雲南反共救國軍與緬甸境內的蒙族與吉仁族等反共勢力合作,組成了東南亞自由人民反共聯軍。但緬甸政府卻以此為由,在民國四十一年(1952)於聯合國中控告我國「侵略」緬甸,我政府不得已,乃與美國、泰國、緬甸組成四國委員會,商討撤軍事宜。從四十二年(195311月到四十三(1954)年9月止,先後共撤出52批、7280名官兵與眷屬,但經過三階段撤退後,仍有5,000多名官兵不願放棄反共基地,而政府也為了保存反攻據點與台澎金馬相呼應,因此將剩下官兵改編為雲南人民反共志願軍。
在第一次撤軍後不久,緬甸軍方隨即在民國四十四年初(1955),動員3萬人的兵力,對滯留緬甸境內的國軍發動攻擊,但我軍再度擊敗了緬軍的攻勢。民國四十六(1957)年底,政府有鑑於中共實行的「三面紅旗」等政策失敗,乃藉大陸反共民氣可用之際,密令滇緬國軍發動「安西計畫」。四十七年(19587月底,滇緬國軍以 3,000人的兵力再次反攻大陸,配合雲南境內不堪中共統治的少數民族卡瓦族,經歷大小 20多次戰鬥,光復了鎮越、佛海、瀾滄等縣。雖然該次反共仍因後援等因素而在10月終止,但國軍的突擊行動不僅與大陸西南少數民族抗暴運動相呼應,同時也在一定程度上牽制了共軍在稍後八二三砲戰期間的部隊行動。
至民國四十九年(196011月,緬甸與中共合作聯合攻擊孤軍游擊據點,其中共軍出動了48,000人的兵力,而緬軍則有 12,000人,以南北夾擊之勢大舉來襲。孤軍雖給予敵軍重創,但在眾寡懸殊下,被迫放棄江拉游擊基地,主力渡過湄公河退入泰國境內。政府在國際壓力下,只得以「國雷演習」的名義進行第二次撤軍,共撤出4,406人,至此國軍滇緬游擊作戰正式結束。雖然如此,滇緬邊區還有 5,000多名部隊不願撤往台灣,他們在泰國政府的同意下,納編為北部防共部隊,自立自強、維持戰力,並曾協同泰軍成功剿滅泰共據點。總之,這批半世紀來在滇緬邊區艱苦奮戰的孤軍部隊,寫下了國軍反共戰史中最傳奇的篇章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