比利時 3 神父 把弱勢當家人照顧
比利時的馬世光、侯德發及吳偉立神父,民國五十年左右先後來台,在聖心會協助下,對遊民、孤兒和弱勢勞工,展開無私的服務奉獻;一晃眼都已是髮蒼視茫的老人,回首過去,三人露出慈祥地笑容說:「我們愛台灣,這裡已是我們的家了。」
三人現在分別住在金山、萬華和板橋,昨天集聚一堂,接受移民署頒發的永久居留權,以及搭乘大眾運輸優待證明;感情甚篤的三人,一邊玩著懷舊的英國圖版遊戲Scrabble,一邊閒話家常,細數來台的點點滴滴。
79歲馬世光神父,來台逾52年,仍心繫北市平安居遊民中途之家的服務工作;許多遊民來來去去,他最高興他們能重新振作,「每次看到他們願意回家,或是找到工作,都覺得特別感動。」
馬神父曾輔導、追蹤一個十幾歲就離家的小孩,看著他回家、找工作,最後還邀請馬神父參加婚禮,「現在也已五十幾歲,當阿公了!」五十年無間斷的付出,讓遊民知道還有人不放棄他們。
馬神父曾輔導、追蹤一個十幾歲就離家的小孩,看著他回家、找工作,最後還邀請馬神父參加婚禮,「現在也已五十幾歲,當阿公了!」五十年無間斷的付出,讓遊民知道還有人不放棄他們。
幽默風趣的侯德發神父已七十四歲,來台四十七年。他主持全台第一座信奉聖女「嬰小路」的小德蘭教堂;侯神父成立課輔班,費心地照顧無數單親孩童和孤兒。
最「年輕」的吳偉立神父,也已七十一歲,他負責輔導弱勢勞工,替他們爭取更多的資源;吳神父說,不少勞工不幸發生職災,卻礙於教育程度,意外發生後不知如何是好,一家生計也陷入困頓,「適時伸出援手,其實是救了一個家庭」。
回首往昔,三人同聲說熱愛台灣,珍惜每一個幫過和幫他們的人;雖已是半退休狀態,但他們還是希望能繼續奉獻,笑說:「有問題都可以來找我們!大門隨時都為需要的人而開著!」
2011-11-27 中國時報 陳鴻偉/台北報導
2011-11-27 中國時報 陳鴻偉/台北報導
在祖國不認識 3 神父在台結緣親如兄弟
來自比利時的天主教聖母聖心會神父馬世光、侯德發、吳偉立,原本在比利時互不認識,卻在台灣結緣,共同致力於關懷弱勢;三人來台服務近半世紀,為台灣奉獻大半輩子,現在三個人的感情比親兄弟還親!
昨天是天主教聖母聖心會創會一百五十周年紀念日,移民署頒發「馬偕計畫」外僑永久居留證給馬世光、侯德發、吳偉立,憑此專屬居留證,可享國內大眾運輸工具及公立育樂場所優待;移民署長謝立功說,這三位神父在傳教之餘,還照顧弱勢族群,令人感佩。
79歲的馬世光神父來台52年,現於台北市「平安居」遊民中途之家,幫忙收容照顧街友;74歲的侯德發神父來台也已47年,主持全台第一座小德蘭教堂,並成立課輔班,照顧單親孩童。
七十一歲的吳偉立神父在三人裡年紀最輕,來台四十年,常參加人權工作,並於懷仁職工中心照顧弱勢勞工。
三位神父離家千里,在台灣相互扶持將近半世紀,感情比親兄弟還親,每星期固定聚會時,天南地北閒聊,還喜歡玩英文拼字益智遊戲「Scrabble」,回憶童年時光。
天主教聖母聖心會創立於一八六二年的比利時,當時南懷義神父聽說中國因貧窮產生許多問題,尤其眾多孤兒無人照顧,因此創會,旨在前往中國傳教、服務。
1955 年聖母聖心會最後一位神父被中共驅逐出境,離開中國大陸後,傳教士輾轉來台,從台北萬華地區開始,於各地建立十餘座教堂;聖母聖心會當初為服務中國人而創,如今已發展成國際性團體,散布在廿五個國家地區,扶助弱勢。
聯合報╱記者鄭宏斌/台北報導
聯合報╱記者鄭宏斌/台北報導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