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2年12月31日 星期一

南勝宮頂樓的『一』代表什麼意義?




座落於高雄市燕巢區尖山巷的南勝宮,
建築雖然雄偉卻力求簡樸,有別於一般道教廟宇雕龍刻鳳、五彩繽紛的華麗。



 最頂樓的『一』字,蘊含著:“千算萬算,不如老天一劃”。道長的創意,
打破人定勝天的狂妄,顛覆了傳統建廟的窠臼。(請輕點滑鼠放大圖片)
 


這棵土肉桂已展現生機,不出幾年,將在該廟百年樹人
 
缺了這張照片,無法展現南勝宮的宏偉建築!
(前殿供奉五府千歲,後為凌霄寶殿)
 
 
 

2012年12月15日 星期六

阿公店水庫巡禮

回憶年壯時,曾於阿公店水庫洩洪口附近的空地舉辦過數次的團康活動,竟沒留下當年尚未整治的水庫全貌,感到有點懊惱!僅留存下面這張照片。這兩位小子是我用佳能傻瓜相機拍的,借助掃瞄機轉換數位才能上網。當年他們選擇當窮家子弟,吃不好也穿不暖;寒門出貴子,現在他倆已立業成家,皆能敬業樂群、廣結善緣。兩人皆是著名資深風險管理師,尤其老大更是博學多才,管理與行銷成就卓著。
 
 

年紀越大越懷舊,於是萌起撿拾走過的足跡,藉以滿足自己微小的心願。即使環境已月換星移,滄海桑田,因了解諸行本無常,故仍能坦然面對。 
日昇蓬萊吊橋左一覽 

雪白點點-鷺鷥讓水庫溶入生命(點擊現大圖)

水庫上游的紅色鐵橋挑逗了我的好奇心(點擊現大圖)

驅車前往,左、右各拍一張

 重回水庫走過了吊橋,不遠右側即是福財殿,提供休息寒暄處。

悟光精舍是菩薩道場

大殿似乎尚未竣工

遠方的紅色吊橋讓壯闊的水庫襯托得更美(點選大圖)

以下一系列的湖光山色盡入眼簾(左下黑色的台灣土狗是我忠實的伴侶) 


 
山明水秀的地方,值得一遊。
 

不會使用黑卡,辜負了美麗的夕陽! 

右下角的金色夕陽,稍縱即逝,真是一刻值千金!



下列數張照片,內行人一瞧即知照片有手震現象(將近五公斤重的相機沒有三角架支撐,很難拍出清晰的夜景)。


 天空一團光亮可不是夕陽喔~
 
 

 
 
 

管理中心多采多姿的夜景 



尚有美景不能於當日取得,只好擇日再重回現場補拍下列照片。

這張照片無法在遊覽區內取得角度,只好擅入民田爬到適當高點拍照。雖然兩隻褲管黏滿了赤查某的種子也不怨倦。但揹了背包侵入民田,周圍全是燕巢的名產--芭樂,讓我親身體驗了“李下不整冠,瓜田不納履”的古人明訓。

洩洪閘門



離去前回首一瞥

再會!阿公店水庫。
 

2012年12月14日 星期五

羽絨衣=不人道!

羽絨又輕又暖,鵝兒又痛又傷。愈高檔、愈殘酷。活剝鵝毛售價較死鵝高10幾倍,商人便強捉活生生的鵝凌遲拔毛,流血不止的鵝就地縫兩針,麻醉?你說呢?一隻鵝短短6個月的壽命中,活剝、療傷、長毛、5星期後再活剝,一生歷經3次,直至被屠宰才超脫苦海。

如何避免購買如此不人道的產品,答案,極難。因為羽絨業的運作就如毒品分銷。

由最精純的品質-- 即活剝毛開始,按買家要求的質素價錢,購入次檔的死鵝毛或其它如鴨毛。國際品牌也答不出羽絨來源。

原來超輕超柔軟的優質羽絨,必須在活鵝的頸、胸、腹活剝,鵝背和鵝翼也嫌太長太重,這類羽絨動輒每公斤賣273港元。已屠宰的鴨鵝羽絨則會大貶值,因清洗、烘乾程序影響質量,每公斤只能賣20港元。監生拔毛利潤可觀,代價卻由沒有抵抗能力的鵝兒支付。

「那些拔毛兵團的男男女女拔到麻木,他們懶理鵝受驚,狠狠捉住鵝腳或鵝翼就扯出鵝毛,有時大力得令鵝折翼或斷腳受傷。」動物權益組織Four Paws幹事Marcus Mueller本月在匈牙利考察,親眼目睹拔羽絨手法的殘酷。「如果拔完了牠們流血不止,他們會用針線粗粗把傷口縫合,全程不用麻醉藥。」噩夢,在鵝隻短短一生還不只經歷一次。米勒說「約五周後再長出鵝毛,悲劇再次重演──這樣你們才能有漂亮的冬褸!」

每隻鵝每次拔毛平均有150 羽絨,約夠填滿一個枕頭,冬褸則需要三至四隻鵝受罪。而鵝肉供食用的白鵝在26周屠宰前,最少拔毛三次。但命運最可悲的,要數灰鵝(Grey geese),牠們的肝臟可製頂級佳餚鵝肝,一生最少遭如此殘酷拔毛一至兩次,還要接受強制灌肥,農民會用附有2030厘米 長管的漏斗,將飼料灌入鵝鴨的食道內,每天多達四次,直至12周大,鵝肝肥10倍遭屠宰了,至死方休。不少西方國家已禁出售鵝肝。

羽絨製作過程不人道,時裝界難辭其咎,Mueller日前曾走訪多家名牌服裝店查詢他們的羽絨來源,Ralph LaurenPuffaArmaniTommy Hilfiger竟都答不出來,其餘則含糊其語,只有馬莎(Marks& Spencer)能百分百肯定產品不涉虐畜。

戶外品牌North FacePatagonia,今年2月被揭採用灌食鵝毛捱轟,但9個月過去仍未肯定產品不涉虐畜。Patagonia坦言:「供應鏈很複雜,仍很難確定羽絨的來源。」BenettonGap都說不使用活剝鵝毛,但Gap也承認無法肯定是否來自灌食鵝。

眾品牌中,只有馬莎肯定自己的產品是「良心製品」,公關說馬莎對原材料來源監管極嚴:「我們有健全制度,確保原材料非殘酷得來,我們也不會從匈牙利採購。」

「無羽絨聯署(Pledge to Be Down-Free)」,抵制羽絨行動。

請支持停止購買羽絨或羽制品,改用人造纖維!!

您欲親眼目睹拔羽絨手法的殘酷,請連結 Youtube 觀看實況轉播(即上述網址),將會讓您不忍卒睹。(連結時若出現安全性警告,請按“否”才能進入畫面(格主已試過)

更多相關資訊:
國際 -- 星洲日報  

資料來源:

引用:佛法與安寧

2012年12月13日 星期四

有兩支尾巴的壁虎

單尾的壁虎隨處可見

第一次看到長兩支尾巴的壁虎

銀霞玻璃是霧狀,無法清晰看到全貌。我悄悄的走到室外
打算拍下這隻畸型壁虎,可惜被牠察覺一溜煙就不見了。
從此再也不見牠的身影。

2012年12月12日 星期三

人性 - - 劉墉

 
第一個故事

一九九七年十一月,由於陳進興和高天民兩人四處強暴殺人,
全島都人心惶惶。
突然,民眾報案,在北投看見高天民,大批警察趕過去,但是被高天民發現,從馬路旁邊縱身躍入下面的小溪和竹林。
等警察想辦法追下去,已經失去他的蹤影。
電視馬上播出一大批警察搜山的畫面,我正在朋友家作客。
「狗屁警察,人家高天民一下就跳下去了,
警察不敢跳,不要臉!」朋友的太太咬著牙罵。
「可不是嗎?」我笑問,問她:
「可是如果今天那警察是你丈夫,你怎麼說?」
她怔了一下,笑起來:
「要是我丈夫呀!我就打電話叫他別逞強!快回家!」


第二個故事

有一天,在台北市的某廣場舉行慈善團體的募款活動,
我去了,並在募款會結束後,到附近逛逛。
「您是 先生,對不對?」有個藝品店的小姐認出我,
又歪著著頭、指指我:「我知道了!你是來參加募款大會。」
「妳也知道廣場上有募款大會呀?」我驚訝的說。
「當然!我也去了一下,還捐了錢呢!」
她掏出一張捐款的收據給我看,
又帶我參觀她的藝品:「 先生買一個吧!算您特價。」
我買了,沒還價就買了,相信一定不會貴。
但是,才走幾步,看見另一個藝品店,
櫥窗裡放著一個一模一樣的東西,
只要四分之三的價錢。


第三個故事

去水果攤買水果。
老闆不在,一個十歲左右的小孩看店。
「小弟弟,你看這兩種梨,哪個比較好?」我問那小孩。
「右邊這個!」他想都沒想,就指了指。
剛說完,老闆進來了,跟我打個招呼,我又問一次:
「老闆啊!你看我該買哪一種梨?」
「當然左邊這個!」他也想都沒想,就指了指。
我笑了:「可是剛才小弟弟告訴我右邊的比較好耶!」

「幹!」他突然打了小孩一巴掌:
「這是劉伯伯,好朋友,要說實話!」


故事說完了,你說這裡面,誰是好人?誰是壞人?
誰對?誰錯?人性就是這樣,常沒有絕對的對與錯。

如同名作曲家王洛賓說的....別人為你拍照,
他的鏡頭偏右,拍出來,你就是「左派」;
一下子他的鏡頭偏左,拍出照片,你又成了「右派」。

焚化爐一定要建! 核電廠一定要蓋!
你很客觀,講得一點也沒錯。
但是跟著發現你家旁邊在整地。
打聽之下,大驚失色。
當天,你的說法就有了改變;
隔週,抗議的隊伍裡就有了你。
你跟第一個故事裡的太太有什麼不同呢?


看到電視裡災民的影片,你會落淚;
捐款專線的字幕出現,你趕快抄下,然後撥通、捐錢。
你去打禪七、去佈道會、去清修、去告解。
問題是,隔天早上,你走進辦公室,
該爭的、該吵的、嫉妒的、貪婪的。
你改變了多少?
第二個故事裡的女店員,不也是一樣嗎?

至於第三個故事。
如果你是我,你相信那孩子,還是相信那老闆?
無論你相信誰,都是可悲的!

相信孩子,你會為孩子悲,因為他說實話還要被揍,
而且父親當著他的面撒謊。
相信父親,你也要為孩子悲。
為什麼小小年紀,就學會了撒謊?
是學會了撒謊?是誰教他的?
問題是,當我們教育小孩的時候,是不是正犯同樣的錯?

梁啟超在他的家書裡寫得很好.....
「其實我們大家都是在不斷再生的循環之中。
我們誰也不知道自己一生中要經過幾次天堂和幾次地獄。」

可不是嗎?何必等死後去天堂和地獄?

如果有天堂和地獄,我們應該說:
「在活著的時候,心裡常有天堂的人,死後也可能上天堂;
在有生之年心裡常有鬼的人,死後也可能下地獄。」

我們其實在今生就不斷在心裡掙扎。
住在地獄,想著天堂;又住在天堂,想著地獄;
更進一步是....自己住在天堂,卻把別人推入地獄。

我在研究所的一個教授,很會算命。
有一天,他坦白說:
「唉呀!我哪裡會算命,只是懂得人性啊!
我只要把一個人拉到一邊,小聲對他說
『我看你的相,就知道你太熱心,結果不但沒得好報,
還總是因為說話太直,得罪了人。你的朋友都虧欠你....

那教授得意的問:
「換做是你,我對你這麼說,你是不是也要猛拍一下大腿,
說『是啊!您真是說的太準了!』這就是人嘛!」

這就是人,總覺得別人欠自己的。
人人都這麼感覺,所以反過來想,就成了「我們總是欠別人的。」

不要把生氣留在心上
不要把仇恨帶到明天
不要把憂鬱傳給別人
不要把煩惱帶到床上